不懂足球的我有感中国足球来胡侃下
我承认,一直以来,对于足球,知之甚少,对这个火遍全球的运动不甚感冒,相对来说似乎还是对篮球更多那么点了解。
但是,无论如何,中国国足多么的无能,我是知道的;中国足球多么的拜金、黑金也是被了解了很多。
一直以来,可以肯定的是,中国男足就是一群阳痿的病人,雄不起。
我承认,一直以来,对于足球,知之甚少,对这个火遍全球的运动不甚感冒,相对来说似乎还是对篮球更多那么点了解。
但是,无论如何,中国国足多么的无能,我是知道的;中国足球多么的拜金、黑金也是被了解了很多。
一直以来,可以肯定的是,中国男足就是一群阳痿的病人,雄不起。
看到“舌尖上的中国”这几个字先于知道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这部纪录片。
前几天第一次看到“舌尖上的中国”这几个字,第一想法就是:估计是网友经历了毒奶粉、地沟油、毒胶囊、烂皮鞋、老酸奶、着色剂、农药、漂白剂这毒毒毒的各种吃不起事件之后,对吃遍元素周期表的国人现实食品安全的恶搞产物。
如果说上次牛翻无处不在还有那么点英语味道,那么这次用中国式英语翻译汉语口语绝对能够让你捧腹、喷饭~不信你自己看:
以下内容处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限制阅读,请自觉屏蔽或在家长指导下阅读!
沉寂已久的高中同学群今天突然热火起来了,说起高中毕业都10年了。筹划着搞一次同学会。
貌似活跃的,头上都有光环,余下的比如我等,籍籍无名、背井离乡的打工仔,只有默默地走开。同学多年未见,甚为想念,不是不想,只因路途遥远,又无甚作为,鸭梨老大了。
今年同学聚会,我们成对的一桌,单身的一桌;
五年后的同学聚会,我们成婚的一桌,未婚的一桌;
十年后同学聚会,我们抱孩子的一桌,没小孩的一桌;
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,我们原配的一桌,二婚的一桌;
六十年后同学聚会,我们能来的一桌,没能来的照片放一桌。
有人说,参加同学会,是为了怀旧,是为了怀念青春的美好。
其实,当你见完同学会后,留给你的只是唏嘘感叹。
逝去的,永远都逝去了。不管是容颜,青春,还是童真。
而你后来看到的,反而会打破你美好的回忆。
最后的结果是:我们,再也回不去了。
在研究小站的baidu收录,看到1年前的缓存都放出来了,百度关了1年多。原文恢复下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想看看《走向共和》,但是网上已经很难找到下载了,据说是源于天朝的审查而禁播,可惜了。说到审查,在网上看到关于这段,很有感触,摘录下来。
话说在1896年,李鸿章访问美国,在和当地记者交流的时候,一位美国记者问李鸿章是否赞成将欧美报纸介绍到中国时,李鸿章是这样回答的:“清国办有报纸,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,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、只讲真话。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,他们只讲部分的真话,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。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,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最高价值,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”。
你不能不为李鸿章折服。他没有掌管清朝的新闻口,却说的入木三分,并用自我揭短的方式,道出了新闻追求事实真相的本元意义。然则直到今天,这一切并没有多大改观,有新闻的审查,有影视作品的审查,还有互联网的审查……不是说不好,但是是否太过?值得思考一下。
100多年以前,李鸿章所深悉的中国新闻现状,恰恰就是当今之中国新闻,悲哉。说好听点是传承,其实只有退步没有进步。现在,大中华局域网也快没有新意了。